扫码加钉群 十万创业者 与你为伴

在时光隧道里掘进

湖南日报
2023/06/19 10:13
企业服务 行业研究 行业政策

继2021年发现被誉为“中国考古百年,百年一遇”的史前“豪宅”后,今年鸡叫城遗址又发现了高等级房子,为研究鸡叫城增加了新物证。

  考古工作者究竟是怎样从一堆堆黄土中破解时间谜题的?6月5日,常德市澧县涔南镇鸡叫城村,大雨初歇。记者满脚泥泞,来到了稻田深处的鸡叫城遗址考古工地。

  干考古,先要会辨土

  深约1米的大土坑,被平均分为一个个规整的正方格,这些正方格叫探方。探方内,有人拿着锄头一点点地挖,有人拿着小铲小心翼翼地刮,有人蹲在地上用尺子测量坑壁,有人坐在坑里写写画画。

  这些黄土能看出啥?

  61岁的封剑平是澧县本土的考古专家,他正在画一个不太规整的圆形小土坑。“这是灰坑。你看,它的土是灰色的,是古时候的人用来倒垃圾的坑。这是研究古人经济生活的重要材料。”封剑平说,他画的是灰坑的遗迹图,要按照1∶20的比例画下来,还要拍照记录,方便后期整理研究。

  有些地面上画了一个个圆形,那是柱洞。房子废弃后,洞内的柱子腐朽成灰,土壤的颜色和周围不同。

  辨识土质土色,是考古工作者的基本功,也是发掘工作中最难的一点。乍一看,土都是黄色的,其实颜色有深有浅,有偏灰色的,偏红色的,还有五花土。从土壤的颜色、质地和包含物,可以判断地层所属的历史时期。理想状态是随着时间的走向,每个年代的土层像书页一样,从下往上有序叠加。但现实中,人们要种地、建房、挖坑,加上南方的暴雨和艳阳的干扰,土层不断被打破混合,辨认难上加难。

  探方内,还有许多连成片的红色土壤。“这是红烧土。”26岁的鸡叫城遗址考古项目执行领队贾明羽说,火烤过的黏土叫红烧土,是古人的建筑材料。

  史前“豪宅”F63旁,发现F138

  相连的红烧土勾勒出房子的基址形状,还有基槽等遗迹。省考古学会理事长、鸡叫城遗址考古项目领队郭伟民介绍,今年5月以来发现的这座红烧土结构房屋被命名为F138,推测年代距今约4000年前,即新石器时代,等级较高。

  F138旁边,就是拥有“中国最早最完整的木结构建筑基础”的史前“豪宅”F63。鸡叫城遗址凭此获评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鸡叫城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城址,城的平面呈圆角方形,面积15万平方米,城墙外围有三重环壕、灌溉系统及水稻田区。“中国最早的城”城头山与鸡叫城相距不过13公里,这两座澧阳平原上的新石器时代城址,是中华文明起源时期绕不开的文明标杆。

  我国有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史前社会没有文献资料,靠什么探寻中华文明的源头?靠考古工作。

  “今年,我们发掘工作的主要范围是建筑区和墓葬区。湖南没有浙江良渚古城遗址里的史前大型墓葬,但是我们有不少史前古城。到目前,长江中游发现了20多座史前古城,湖南有城头山、鸡叫城、七星墩、卢保山4座。通过这些遗迹遗存,我们可以了解背后的社会。”郭伟民说,虽然此前发现了F63,但仅凭一座房子无法言说太多。要有多个方面的多个证据形成较为完整的证据链,才能对当时的社会有相对完整的认知。因此,考古工作需要考古、建筑、植物、动物、材料、文物保护等各方面的人才。

  一点一点,挖出文明史

  头戴圆草帽,穿着T恤、长裤、运动鞋,皮肤晒得黑黑的,双手有些粗糙,沾满泥土,全身都灰扑扑的。才在工地上实习了2个多月,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的大三女生吴彦霓就拥有了考古人的统一“制服”。

  小时候,吴彦霓经常和爸爸一起看考古类的纪录片,因此喜欢上了考古。中学时,看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她便想当一名文物修复师。高考填报志愿,她不顾父母的反对,偷偷填报了文物修复专业。

  此前,吴彦霓实习的主要内容是为鸡叫城遗址的出土陶器石器绘图。今年3月,她第一次来到考古工地工作,十分欢喜。她用快乐的语调告诉记者:“考古比文物修复更有意思。它的逻辑性很强,必须不停地思考,很有挑战性。”

  白天在工地上发掘,晚上在租住的简陋民房中整理发掘材料。一年365天,两三百天都待在工地,是考古人的生活常态。记者曾在不同季节来过鸡叫城遗址数次,稻田中的工地夏天似蒸笼,冬天冷飕飕。不过,考古人从来不计较这些。

  “辛苦是辛苦,但是收获和乐趣很大啊。”贾明羽邀请记者观察探方剖面上的地层线,“挖完之后看剖面,根据不同的历史时期把地层线画出来,好漂亮。从地层中提取出史前人类留下的信息,好有成就感。”

  鸡叫城遗址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发掘,从业40多年的封剑平亲历了每一次发掘。去年,他从澧县考古研究和文物保护中心退休后,成为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特聘副研究员,继续参与鸡叫城的发掘。他说:“做考古要有耐心,土要一点一点地挖,工作要一点一点地做。要像看书一样,一页一页看懂才行。”

  作为资深考古专家,领队郭伟民不断被新的考古发现所鞭策,充满好奇地探寻过去:史前的中国究竟有多丰富多彩?湖南的史前人类在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进程中起了怎样的作用?考古发掘的材料怎么转换成构建历史的史料?为了破解这些谜题,一代代湖南考古人前赴后继,在时光的隧道里一点一点掘进。

  采访的时间过得很快,不觉就到了傍晚。在考古队队员们的讲述下,小小探方仿佛是进入历史长河的入口,记者畅游河中,沐浴着中华文明的光辉,乐而忘返。

  【记者手记】

  身处灰暗 心有光明

  夕阳西下,暮色四合。又到了一天收工的时候。十多位考古队员肩上扛着工具,手上提着袋子,踏着泥泞的田埂,默默地走回租住的农舍。

  看着他们的背影,一种莫名的感动和敬意从记者心中油然升起。

  远离名利,远离喧嚣。这是一群质朴而辛勤的耕耘者。他们舍家别亲,常年累月劳作在尘土飞扬的考古工地。如果从空中鸟瞰,他们像极了一群执着而勤奋的蚂蚁,常常用几个月甚至数年的时间,一寸寸“啃食”着一小片看似平淡无奇的灰黄的土地。

  身处灰暗,心有光明。他们也是一群心怀梦想与希冀的探险者,是人类文明的燃灯人。他们在幽暗的时光隧道探寻着史前文明的蛛丝马迹,摭拾着历史深处的吉光片羽。通过他们的辛苦劳作,今天,我们在不断完成一幅幅人类文明最初的拼图,重现上古先人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里的荣光。

  中华民族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还有多少的断点需要通过他们去接续,还有多少的残片需要通过他们去复原?

  希望更多有志者加入他们。希望对人类文明和民族文明历史心怀敬意者更多地关注他们,关爱他们。

来源:湖南日报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扫码加钉群十万创业者与你为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