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一家示范实训基地为何落地南昌

南昌日报
2021/10/21 13:41
教育 产品业务 季报年报
资讯详情

戴上轻量级VR眼镜,轨道交通2000多个故障点在VR一体机屏幕上一览无遗,通过VR手柄可对转向架VR建模拆卸组装、翻转放大观察……10月20日, 位于南昌的全国第一家国家职业教育虚拟仿真示范实训基地(以下简称实训基地)轨道交通VR课堂里,来自省内各高职院校的270名学生,在实训基地分别接受轨道交通、航空制造等7个专业为期三周左右的虚拟仿真实训学习。目前实训基地已开展7个专业的授课,到2022年9月起将扩展到26个专业,每年容纳10万人进行实训。

“实训基地是国家职业教育‘嫁接’在地方产业上的一个硕果,将更好发挥世界VR产业大会的溢出效应,利用VR新型技术推动职业教育和地方产业同频共振,在全国起到示范作用。”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说。

南昌“跑得快”破解两个操作难题

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全国各地正“抢占”新赛道:全国215所高职院校正在开展校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而8月9日国家职业教育虚拟仿真示范实训基地已在南昌挂牌试运行。

南昌“跑得快”成为全国示范,原因何在?“南昌破解了两个最难的操作问题:一是虚拟现实技术进入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二是课程体系不断创新。”陈子季说。

19岁的李乐平,高考前没出过所在的江西新余分宜县县城。高考后20多天,他来到南昌打暑期工,第一次坐地铁,便痴迷上地铁酷炫的速度和酷帅的造型。高考分数一出来,他网上搜索“轨道交通”并找到相关学校,考虑了很久,自己做主把原来父母建议的师范专业改成轨道交通专业。然而到了学校,想象中特别丰富的专业课却并不多。学校实训教室里,“缩小版”的轨道列车模型、轨道沙盘一旦操作不当就会坏。上课几乎都是老师动手,学生“袖手旁观”。大一一年,李乐平所在的2个班58名轨道交通专业的同学大部分没摸过实训设备。

“高职就业主要得实操过硬,学校不可能搬一条地铁给我们实训,死啃书本知识怎么学技能?”进入大二,正当李乐平担心自己的“地铁梦”会破碎时,学校组织他所在专业同学进入了实训基地。

上午在VR课上“动手”学习实体结构知识,下午使用仿真轨道交通驾驶室、车厢等进行实际操作。“先虚后实,虚实融合”的教学模式,为学生们营造了“人人参与,人机互动,师生协作”的学习氛围。“好新奇!”“如饥似渴!”能用VR技术开展职业教学的实训方式,不少同学乐开了花。

李乐平等同学很快掌握了轨道转辙机、换票箱、手摇倒叉等设备实操。对未来就业,李乐平也有了更清晰的规划:站务员、行车调度员、地铁驾驶员均可尝试。

协同创新促成课程体系从无到有

越来越多人受益于实训基地的VR仿真实训。那么课程体系是如何从无到有的?答案就是协同创新。

课程体系由南昌实际操盘推动,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和南昌VR技术企业共同研究建设,融入了用人企业需求。

曾指导学生斩获全国交通院校创新创意大赛中唯一金奖的崔嘉,来自于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是教育部行业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行指委”)调派参与研发实训基地课程体系的专家,全程负责课程体系框架搭建,在VR技术团队开发软件时负责与技术团队解释分析脚本。

去年国庆节,崔嘉收到“行指委”工作人员的一条短信:“南昌要建一个实训基地,开设轨道交通专业,你去指导一下。”崔嘉到北京,从“行指委”责任顾问田秀萍处得知实训基地是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即便对虚拟仿真一无所知,但起初崔嘉仍觉得很简单,只要画个图纸列个设备清单,三个月足够完成任务。

没想到光跨界沟通就用了三个月。崔嘉到南昌后,南昌安排其来到VR科创城展示中心直观体验各种VR技术产品,随后请崔嘉一行与科骏实业在内的3家南昌本土VR企业开始协同创新。

起初,懂教育的,不懂VR技术;懂VR技术的,不懂教育。两队人马线上线下交流,一方谈轨道交通的授课内容和方式,一方谈VR程序的开发。双方聊着聊着,常常争辩得“脸红脖子粗”,前者提出需开发的课程重点后者表示技术无法实现,后者认为可通过VR酷炫表达的内容在前者看来不是教学重点。

协同创新遇到瓶颈,南昌又一次协调把南昌轨道交通集团加入协同创新团队。“职业教育方和VR技术企业方都是为了帮助学生能更好地就业,间接为用人企业服务。引进第三方,用户为大,用人企业成了‘仲裁’,课程创新问题迎刃而解。”崔嘉说。 

随后,三方协同创新,敲定了课程体系的框架,包括VR技术开发课程到哪个章节内容,这些内容哪些用VR一体机、哪些用VR眼镜、哪些用头盔渲染,随后南昌安排课程研发小组进入企业做岗位调研。

一年来,崔嘉团队研发并在实训基地讲授的VR课程体系,受到了李乐平等同学的欢迎。南昌持续推动实训基地协同创新,教育部“行指委”、“教指委”和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等组成的多元化专家团队,先后调研了200多个行业企业、百余所院校。“双高计划”建设院校、江西省内重点培育院校共13所院校牵头组建了26支专业建设团队,承担专业课程建设,并吸纳院校、行业相关专家参与方案制定、脚本撰写、资源开发。跨界专家团队进行线上线下研讨对接百余次。

带动全国215个校级培育项目

如果说协同创新是实训基地盛开的花朵,那么花朵的沃土则是南昌VR呈现的产业生态圈。

南昌VR人才梯队健全,既有泰豪动漫学院、江西财大虚拟现实(VR)现代产业学院为代表培育的基础人才,也有赵沁平院士等顶级高端人才,还有运营人才,产业人才积累在全国排名第一。实训基地更为南昌VR产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供应和智力支撑,保障了VR产业发展的源头活水。

朝着打造全球首个城市级VR产业基地的目标,南昌VR产业从培育人才入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把“先发优势”转变为了“领先优势”,形成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五链融合”的起势——产业链上游的硬件方面,华为眼镜已生产制造,联创电子VR/AR激光发射镜头及模组已实现量产,小派科技VR头显设备研发生产中心建成并首产成功;中游软件服务方面,威爱教育、联想新视界、泰豪创意、江西科骏等企业在内容制作及开发平台方面能力不断提升;下游内容应用方面,国家职业教育虚拟仿真示范实训基地已挂牌试运行。

当前,南昌已先后引育了VR相关企业267家,包括7家行业头部企业,18家全国VR50强企业及5家VR硬件制造企业。今年上半年,南昌VR类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73亿元,已超过去年全年234亿元的规模。

正是南昌VR良好的产业基础让实训基地协同创新有了“底气”,促就在实操中解决了两大难题。实训基地做成全国示范,从建设到投产试运营,仅仅用了一年多时间。

未来实训基地计划建造国家级职业技能测试中心和研究院,适应课程更新,开启江西职教高考等“蓝海”市场。2024年,职业技能测试中心将迎来首批参加职教高考的学生。同时,紧紧围绕江西航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开启“定制化”服务。实训基地运营企业江西华天常务副总经理杨涵深介绍:“未来实训基地每年将新增超过50万名深度使用虚拟仿真技术的群体,为VR产业发展和技术迭代提供良好的用户基础。”

“实训基地未来将发挥首创示范效应,带动全国215个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基地(学院)培育项目,形成从国家到地方的层次分明、范围交错的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互动网络。”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罗方述说。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以实训基地为中心,南昌“VR+”产业生态圈正越做越大。

来源:南昌日报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扫码加钉群 十万创业者 与你为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