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加钉群 十万创业者 与你为伴

改革激活力 奋楫开新局 ——改革之变使鄢陵县开发区焕发勃勃生机

河南日报
2022/12/05 14:47
企业服务 行业研究 行业政策

今年以来,鄢陵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深化“三化三制”改革,以极具竞争力的团队驱动产业板块崛起,可圈可点,成效显著。

    百亿高端医疗用品生产基地闻名全国,已落地投资资金50亿元,10000余名产业工人日夜奋战;现代家居板材产业集群乘势崛起,水文化产业方兴未艾,为未来发展夯实基础。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即使受到疫情严重冲击,1—10月份,开发区全区5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9.5%;34个项目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5%。在开发区工业经济的强力支持下,鄢陵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增速分别达到6%、25.1%,增速居全市第一位,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

    近日,河南日报开发区研究课题组对鄢陵推出的“三化三制”改革进行了调研。

    为什么要改?

    ——改革是当下开发区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自省委推进全省开发区“三化三制”改革以来,鄢陵第一时间布局,首批被列为全省改革试点单位之一。

    为何要改革?为何要第一时间改革?

    对于这两个问题,我们来再现一下鄢陵开发区管委会改革前的日常:凡是驻地政府所有的职能,开发区必须有对口的负责人,大到基建、环保、安全生产等,小到驻村扶贫、秸秆焚烧等事务,缺一不可。

    按照当初开发区的经济属性编制,管委会人员很少,很多县级开发区只有十多个人,面对巨量的社会事务,加班加点工作成了常态,巨大的压力,使开发区的岗位成为挑战最大的岗位。

    以上说的这一切,还没有说到开发区的本质——“招商引资”。

    在全国区域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一切靠数字说话,更具挑战性。

    所以,全省开发区要想有更好的发展,就必须改革。

    鄢陵县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王金亮说:“开发区作为全县经济发展的主平台、主阵地、主引擎,责任重大。必须保证有最好的机制,最足的活力,改革就是保证团队走出舒适区,锻造战斗力,断掉后退路。”

    怎样改?

    ——激活“新动能”是改革的根本目的

    改革伊始,鄢陵县委、县政府成立了最高规格的领导小组,他们打破“旧体制”“铁饭碗”,打破“死工资”“硬藩篱”。本着“应剥尽剥、能放尽放,竞争择优、优绩优酬,双轨运行、协同高效”的改革原则,重塑开发区经济管理职能,切实处理好“改与留”“放与管”“新与旧”等各方面关系。

    采取“管委会+公司”改革模式,对管委会进行机构重塑。按照“大部制、扁平化”理念优化内设机构,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开展业务,干部职工全员“起立”,开展“比武选将”,使得一大批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干部走进了关键部门、走上了重要岗位。

    一是聚焦主责主业。强化开发区管委会服务企业、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及必要的行政管理服务职能等经济发展职能,将社会管理职能移交给属地乡镇,实现“聚焦主业、轻装上阵”。

    二是优化机构设置。将开发区机构重组为“一办四局一中心”(党政综合办公室、发展科技局、规划建设局、人力资源局、行政审批服务局5个内设机构及综合服务中心1个正科级事业单位),共选聘招商、法律、企管、统计、金融等高素质人才10名;人员平均年龄较改革前年轻5.8岁;18个主管职位中“80后”干部14名,“90后”干部3名(“双一流”大学毕业2名),干部队伍进一步优化。

    三是强化放权赋能。设置行政审批服务局,依法承接136项涉及省辖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和县级行政审批权限,通过管委会一枚印章审批、签订委托协议的方式行使。构建“一站服务、一网通办”的审批服务机制,实现“办事不出区”。

    四是公司化运营。注册成立鄢陵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公司设综合部、开发建设部、投融资部、招商部、风控部5个工作部门,按照公司法和国有企业相关管理规定要求开展市场化经营活动,推动园区更高质量发展。

    通过一系列管理机制和人事薪酬制度改革,鄢陵县开发区内设机构得到精简优化,一批新提拔重用、工作成绩突出的科级干部和年轻干部走上部门负责人或主管岗位,进一步激活了开发区的内生动力,形成“人人有责任、人人有指标、人人想干事”的良好氛围。

    改革的成效

    ——“管委会+公司”新体制夯实基础改出活力

    11月19日一大早,陈沫汶就来到开发区沃丰德生物科技产业园,详细了解了企业安全生产及疫情防控等情况,实地查看车间运营生产情况,倾听企业诉求。他除了是“驻厂员”“网格员”,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就是鄢陵县开发区的发展科技局副局长。

    “当好‘金牌店小二’,做好‘首席服务员’,才能切实为企业纾困解难。”陈沫汶谈道。

    像陈沫汶一样,改革后的开发区,人人有担子,事事有目标,不用扬鞭自奋蹄——这是人的精神之变。

    改革之前,由于受困于职能限制,存在着土地闲置、低效利用及“僵尸企业”“闲置厂房”等问题无法治理,用当地老百姓的话说就是“锁生锈,荒草窝”,因多种因素,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

    改革之后,开发区充分发挥发展投资公司的作用,今年以来已投资近10亿元,成功收购华汇变压器、科技创业园、沃丰德生物科技产业园等7家不良资产,盘活厂区近1500亩,又新引进各类企业20家,预计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20亿元,纳税5000万元,“腾笼换鸟”释放出新动能——这是平台之变。

    浙江振德集团年年加大投资,目前已累计投资120亿元,建设6个项目,安排产业工人1万余人,今年从德国进口价值3.6亿多元莱芬纺熔复合无纺布生产设备,投产后可日产纺熔无纺布100吨,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百亿元级健康医疗用品产业集群闻名全国。

    走进南京林业大学生物质科研成果转化基地的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一道道工序正有序进行,工人们争分夺秒地对板材原料进行再加工,热火朝天的场景令人倍感振奋。

    “我们生产的高性能木基缠绕压力输送管道,防腐阻燃强度高,已经在西藏高寒地带安装应用6000多米,市场前景非常广阔。”该企业负责人说。

    目前,鄢陵县开发区正谋划打造“一区三园”。围绕现代家居板材产业集群,集中乡镇建设用地指标,在马栏镇、马坊镇建设1500余亩的两个现代家居专业园,统一纳入开发区管理,引导50余家板材企业入区进园、集聚发展。目前,现代家居产业园已入驻7家企业——这是产业之变。

    同时,鄢陵还充分利用陈化店镇水资源优势,依托长寿之乡品牌优势,与汇源集团合作,投资15亿元打造集水产品加工、水文化展示、水健康旅游、水生态融合于一体的水产业发展体系,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纳入开发区统一管理,集聚发展后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经过一系列机制改革,鄢陵县开发区内生动力得到激活,形成了“想干事、真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

    今年以来,鄢陵县开发区共承载省、市、县重点项目35个,其中,工业项目26个、其他项目9个,纳入省重点项目3个、市重点项目6个;计划总投资166亿元,年度计划总投资61亿元,现已完成投资40亿元。

    “下一步,鄢陵县开发区将认真做好深化改革后半篇文章,细化配套机制、完善考核指标,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公司‘三化’水平,真正发挥全县经济发展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作用。”王金亮说。

来源:河南日报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扫码加钉群十万创业者与你为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