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重塑优势产业链 实现“铝都”华丽蝶变
摘要: 滨州市主动求新求变,以建设世界级高端铝业基地为目标,坚持向科技要动力、靠创新要发展,重塑优势产业链条,加速推动高端铝产业向轻量化铝新材料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实现“铝都” 重塑性、颠覆性的华丽蝶变。

滨州市主动求新求变,以建设世界级高端铝业基地为目标,坚持向科技要动力、靠创新要发展,重塑优势产业链条,加速推动高端铝产业向轻量化铝新材料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实现“铝都” 重塑性、颠覆性的华丽蝶变,高端铝制品占比由2019年的35%提升到60.3%。

一是以铝为基,高位推动,擘画工业发展蓝图。将铝产业发展融入城市发展的血脉,高规格成立高端铝产业专班,统筹推动集群重塑变革,以轻量化铝新材料产业集群为“脊梁”,谋篇布局全市工业经济发展。聘请高层次专家,高标准编制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13条产业链“战役图谱”,在全市规划建设铝精深加工产业园,布局33个产业园区,打造“一基地多园区”产业生态圈。

二是龙头引育,稳定供应,夯实雄厚发展基础。在魏桥、创新、渤海活塞、盟威戴卡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全球最大的全产业链铝产业集群在滨州汇聚形成。滨州氧化铝、电解铝、铝材加工、高性能活塞、铝合金轮毂产量均居全国第1位;产品涉及7大板块、100多个品种,涵盖了交通轻量化、全铝家居、电子型材、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有体大身重的板锭,也有薄如蝉翼的铝箔;既有轨道交通用铝,也有航空航天铝材;既有用于华为、苹果、三星等电子产品的零部件,也有用于奔驰、宝马、大众等知名车系的高端轮毂等一大批轻量化项目陆续落地投产,国内生产规模最大、工艺技术最先进、汽车制造全流程的轻量化研发试验制造基地加快崛起,进一步巩固了滨州市在国内轻量化铝新材料制造领域的“巨无霸”地位。2022年,全市轻量化铝新材料产业集群营收达4778亿元,占全国营业收入的24.2%,三年内平均增速高达16%。

三是科技赋能,增量崛起,催生能级发展动力。集群建成省级以上技术平台19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家;荣获省级以上科学技术奖4项,山东省省长质量奖和全国质量奖各1项;制定各类国家标准8项;研发专利522项。山东裕航设计生产的机械手臂轨道大梁,填补了国内机械传动设备轻量化的空白;魏桥的液态模锻工艺为国内首创,对于低成本生产高质量轻量化装备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中科复材新建铝基复合材料生产项目,有效解决了西方国家限制我国的“卡脖子”问题,为我国国防和航空航天、核电等行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四是前瞻布局,抢抓风口,竞速绿色发展赛道。滨州主动拥抱“双碳”时代,抢抓“绿色铝”发展风口,引导企业走出了低碳时代的“滨州路径”。魏桥自主研发了世界最先进的600kA电解槽技术,是全球首条实现工业化生产的最大型电解槽,实现吨铝能耗最低、自动化程度最高,烟气净化效率达到99.8%以上;自主研发的全铝车身和全铝车厢分别减重40%和55%以上,实现更轻的自重、更大的载重,每年可助力减碳约34万吨;建设世界一流的再生循环产业园,已建成再生铝产能138万吨,可实现每吨铝节能95%、碳减排85%以上。

五是高频联动,高效落实,塑强最优发展生态。出台了《打造世界高端铝业基地的若干政策》和一系列惠企暖企政策,从产业园区、科技创新、品牌打造等各方面,为铝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政策支持。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促进各类要素向高端铝产业优势企业、优势项目集中。引导滨州市铝行业协会积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创新实施成就企业家梦想行动,持续擦亮“滨周到”服务品牌,主动、用心、高效为企业服务,全市上下形成了群策群力、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下一篇
滨州市重塑优势产业链 实现“铝都”华丽蝶变
滨州市主动求新求变,以建设世界级高端铝业基地为目标,坚持向科技要动力、靠创新要发展,重塑优势产业链条,加速推动高端铝产业向轻量化铝新材料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实现“铝都” 重塑性、颠覆性的华丽蝶变。